部分内容(3)
此外,劳动者维权虽可向劳动人事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由劳动人事行政部门在现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对企业予以警告、或者处以罚款,而现有的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制度对于如何处理此类案件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也鲜有先例执行,劳动行政部门处理相关案件而言也颇具难度。
合法并不必然合情合理,正如法律只是最低的道德底线一样,守法,也只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底线。一个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应该有所担当,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用工制度为员工创造更适宜的工作方式和环境。同时,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引导劳资关系良性发展。
部分内容(2)
虽然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长限制,但也同时规定了企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至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如此一来,延长工时、支付加班工资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和劳动者双方达成的一种合意,形成了“你情我愿”的默契。虽然有劳动监察制度,但是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属于民法规范的范畴,民事纠纷往往遵循“意思自治、不告不理”的基本原则,在没有劳动者进行投诉或者提起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有责部门往往难以察觉到此类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劳动者不满于“996”的工作制度,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途径和起到的效果往往有限。劳动者维权途径之一是向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仅能针对该个案进行裁决,并不具备对企业用工制度进行干涉和处罚的权力,所以劳动者通过此途径可以得到支持的诉求无非是解除劳动合同、支付加班费,无法涉及企业工作制度本身。
部分内容(1)
近日,某电商平台员工加班猝死事件引发舆论关注,“996”工作模式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劳动法为什么管不了“996”成为了很多网友心中的疑惑。
毋庸置疑,“996” 一周超过60个小时工作时间,违反了法律关于工时制度的原则性规定。《劳动法》第三十六条、三十八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但是有原则亦有例外,立法机关考虑到相关实际情况,也作出了弹性规定。《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同时,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由于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因此综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看,一般情况下“996”的确是违反劳动法的,但是在“经过与工会或者劳动者协商” 的特殊情况下,最长工作时间每日不超过11个小时、每月不超过80小时,难言违法。
光明日报时评:“996”难言违法,但劳动救济渠道必须畅通:https://wap.gmdaily.cn/article/2e0489818d3b403191ebf3de7356d88e
全棉时代自夸型道歉文灵感出处
农业农村部回复:
感谢你对保障农民利益的关注和建议。
2007年以来,在中央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下,我国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国、涵盖主要大宗农产品的农业生产风险保障体系。2019年,全国农业保费收入672亿元,年均增速23.8%;三大主粮作物承保面积达到10.65亿亩,覆盖种植面积超70%;参保农户1.91户次,较2007年增长了2.8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保险扩大覆盖面、提高赔偿标准、增加保障品种,强化农业保险产品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承保理赔效率,更好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 多个嘟号多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