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豆瓣,界面丝滑跳转到了淘宝……的某家洗发水旗舰店里。想起罗云熙代言过这个牌子,于是查了下代言时期的价格,结果发现同产品同规格售价是现在的两倍还多(代言时两瓶400ml的158,现在74.9)。扣除一年来少少的非生活必需品通缩因素,其余应该都可以归因到割粉丝韭菜上;这手也是挺狠的。
当然我没看其他人代言的例子,不清楚这割的算是什么级别。不过我想对比代言前中后的价格变化结合销量可能可以弄一个指数出来,直白一点就叫春韭指数或者粉丝傻逼指数,如果站在哥哥角度替他们宣传,可以叫情绪价值指数或者爱慕溢价指数。又不过现在经济变差,国内近一年来除了维持生存绝对少不了的东西(米面油基础蔬菜等等)是全面降价,所谓穷人通胀、富人通缩,现在还在搞粉丝经济的正经商品越来越少,加入的都是那种巨low的暴利牌子像微商之类;大概供研究的样本会急剧减少。能水论文的方向又少了一个,悲夫
@aquilegia 我也搜了一下我几年前买的一款洗发水,当时也有明星推荐(但我不是粉丝,恰好随机购买了),现在只比那时涨价了不到两元钱。(一个日系品牌,可能还是比较有节操。)
@mqkk 知名产品原来用的人多,容易被翻老底,代言涨价可能相对收敛一些。那种不是因为代言没人知道的产品改价格改得再大也没人知道。。
@aquilegia 我买的那款,品牌名气不大,但确实是资生堂旗下的,大集团还是要脸。
@mqkk 大集团也会暴力涨价,但会采取新推一个品牌或者在原有大牌子下边设立高端线的方式。像滋源这种单一牌子都还没打响的,它倒是也设了更贵的品类,但除了瓶子颜色看不出任何差别lol